智慧城市和新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One-stop solution for smart city and new energy
业务咨询:13767105630
13480124397
电话咨询:0755-82687733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数字人民币尚未正式落地发行

数字人民币尚未正式落地发行

作者:handler时间:2020-04-22 14:29993 次浏览

信息摘要:

 经济日报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获悉:当前网传的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

  数字货币研究所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开展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据了解,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并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开展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在今年一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表示,关于数字货币,央行将按照计划有序推进。我国在数字经济方面有一定优势,如果其能成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对数字货币的研发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提起数字货币,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仍是比特币等虚拟币,或者是脸书计划推出的稳定币——天秤币(Libra)。

  与这些不同,我国央行将要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法定数字货币。早在2014年起,我国就启动了数字货币研究,至今已有6年时间。

  与比特币等相比,央行数字货币DC/EP有何不同?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央行数字货币DC/EP有国家信用背书。是否有国家信用作为支撑,也是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这类虚拟币最关键的区别,因此能否保证虚拟币币值稳定就成了关键问题。

  就拿比特币来说,价格大幅波动是常事。今年3月份,比特币就一度开启雪崩行情,24小时内最大跌幅超过50%,一周之内价格就从高点跌去了三分之二。

  央行数字货币DC/EP出现后,是否要取代所有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曾介绍,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要从M0入手,也就是说,要从数字化货币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并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币。在商业银行账户里的余额,实际上已经是以数字化形态存在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替换。不少专家认为,即使推出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法定数字货币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现金,二者将会长期共存。

  还有人担心,央行数字货币DC/EP推出后,会引发通货膨胀。实际上,央行数字货币DC/EP发行主体仍然是央行,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简单来说,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以这种方式发行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那么,使用时有何区别?从直观感受来看,消费者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和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体验上差异并不大。

  但其背后是不一样的。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支付,花出去的直接是数字化人民币,跟花现金一样;支付宝、微信支付只是一个支付工具,通过这两种渠道,使用的仍然是个人银行卡里的余额,或者刷的是信用卡等。

  此外,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使用,只要手机有电,就能用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支付。穆长春此前还介绍说,未来投放的央行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会与电子支付有很大区别。 


金融培训||银行|金融软件-----------------------------------------------------------------------------------------------------------------------



盛金源成立于2011年, 2017年2月在新三板正式挂牌,股票代码870838。总部设在深圳,现拥有家1分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下设北京、合肥、南昌、广州等多个办事处。




我们擅长智能金融、智慧银行系统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为核心要素,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整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并开设有盛金源金融培训中心,致力培训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广大银行从业人员提供培训辅导测评课程。
提供银行用专用消毒设备:点钞机吸尘器、臭氧发生器、臭氧消毒柜、人体健康卫士勋章,能有效抑制周围病菌、细菌繁殖并有效分解,保障金融从业人员在特殊工作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生活。
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是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的。公司为软件企业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备案单位、中国金融培训中心合作会员单位,拥有专利3项、申请阶段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8项。现已取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证书”、“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